采到先天一气如何成仙,炼气修仙小说(练气到大乘到成仙小说)

怎么才能成仙?

长生不老是道家的说法。不一定要修仙,但是可以延年益寿。解释一下道教的一些修炼方法。《丹道修炼大丹直指》 。第一,关于三宝三要,修炼有三宝三要。三宝,精,气,神。细者,先天一点鸳鸯也;气,一个人未出生的祖先之初气也;也就是自然是上帝赋予的。这三种药是用来炼气的,炼气的,炼灵的,炼神化之道的,三宝的目的。重要的三个,一个是丁陆,虽然名字很多不一样,而且玄关花样百出,其实就是丁陆。第二,医学,它有许多不同的名字来服务世界,它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实际上是医学。三温,名字也很多,而且元神很奇妙,温度也是真实的。二、三关三天府后面的尾、脊、玉枕上,称为三关,属督脉,为阳;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称为三野,属于任脉,为阴。这条阴阳肢阳升降之路,从督脉后面来,属于小儿,从任脉前面下去,属于午时和子夜。所谓周日气温也。先说三关:尾收于脊柱下背部,脊柱末端,连接内肾之窍。上至背部至内肾,称为脊上双关。上到脑后,叫玉枕通。三关通过一条髓路,名为漕溪,和黄河,这是上升的道路杨。再论三天:泥丸指上腹部,其穴位于两眉中间三寸,而方圆分两寸,虚空中有穴,为藏神之所。下心三寸六分,名曰图府,黄婷宫。这是中腹部,方圆是一英寸二点,也有一个洞。是储气之所,炼丹之鼎。自脐直下约三寸六分,故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天地八万四千里,心肾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腹一寸二分,而不是八寸四分。脐后,肾前,称为月牙炉,又称气海。低一寸三分,名华池,又名下丹田,低一寸二分的方圆,也是虚空之穴,藏精采药。这里有两个孔口,上孔口通向内肾,下孔口通向尾部,中孔口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孔口,强称为轩。当直人之气产生,玄关自开。3.讲八经八脉的,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脉在尾前阴囊下,脉在尾后二分之一,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卫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凡人皆有此八脉,皆属阴神,闭而不开,但神为阳所驱,故能得道。八脉,先天大道之根,怒之祖。只有当阴窍先来时,这个脉才运动,所有的脉都是相通的。督脉、任脉、冲脉始终是经络产生的源头。阴过一脉,泥球过一脉,涌泉过一脉。如果能知道这一点,真气就会聚散,从此全部关闭,那么天上的门就永远开着,地上的房子就永远关着。脉会流遍全身,气自然升到庭上,阳生阴灭。所谓“天根月窟闲,三十六宫皆春”。得之者,轻而健,弱而强,昏而无声,醉而不醒,这就是考验。第四,在水与火的门槛上,当人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总会有一点初凝

始呼吸者,亦为父母之气而呼吸,为天地之义而呼吸。你若使神符合形,神符合神,你的命就是我的。不知道从哪里收集气息的凡人,被迫闭关进进出出的凡人,和静止的人没什么区别。或者让它进进出出,生命力会随着气息出来,但会被天地夺走。都说有抽有加,这样气的气息才能到达根部。从外向内吸气,吸气。吸气来自于子宫的玉穴,直上昆仑山之巅,气息旋成一口气,成为胎息。虽然,你怎么会这么生气?呼吸很久,但是感觉自己内心有一股气息,久而久之也不觉得气短。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胎率。但是凡人只知道吸,不知道呼吸。知之,则能夺天地正气,后方称“加药经年”。第六,关于玄学和说法:要内呼吸,得一个,一切就完了。一物是一物,有二窍,二窍止一窍。没有内外,没有界限,有干栗坤、五气、百神。这里是生根发芽,孕育胎儿的地方。生命从这里开始,所有的灵和精神都在这里诞生。人生之初,父母灵异相遇,似乎有一条路的线,中间似乎有一根管子相连,所以叫无孔笛,没有吹的口。有此管,则肾,脏腑,经络,皆由此而生。也叫一直把住门,叫三过马路。当你在你妈妈的肚子里时,你向这个孔口呼吸,它就落入天堂。你往这个孔里吸气,它就会上升到地下。它也被称为龟鼻,但这个孔是内部呼吸的根源。先天的元气其实在这里游走,天地之义其实从这里进入。人的命门是玄,肾堂是瓶。在此立基,差之千里。我不知道玄奘是天地之根,位于昆弟,西南,脐后肾前,但不是脐下一寸三分之一,也不是两肾之间的空洞。这才是真正的知识,是可以知道的。通逆丸,通逆丸,涌泉丸,心肾居中,内空心直,不可成形,不可服用。真正的种子就藏在这里,与天地相连,是神圣的。得之则生,失之则亡。“真人对鞋跟的兴趣”也是如此。这个仙人下手了,所以他离开了这个地方,杜锋九幽也在那里。七、上塞靠挂帘塞靠,口开气散,故塞也。挂窗帘的人,眼睛睁得很大,眼睛完全闭着,但挂窗帘时耳朵微微张开。两眼之间是天道之根,所谓命。它的根生于眼睛,眼睛属于心,心是自然创造的,属于神秘和玄妙。仙家被称为玄奘之门。心中日月转内,目外日月转外,水火不散,气机自调。八、关于开光调息如果想清光调息,就要知道观音的神奇功效。观音寺呢?它属于眼,声音属于耳,眼属于心,耳属于肾,心肾相遇的地方是观音寺,主持一个骄傲的人。该方法从眼睛的两个角采集,

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起收来”是也。心定之后,自此用眼下看鼻尖,直下看到脐下。眼常在此处,寂然不动,任鼻呼吸,调息绵绵,若存若亡。不假工夫,则真息自调,“息不由于鼻外,思维止于身中”。正谓此耳。又曰“蟾光终日照西川,即此便是药之根。”蟾光即眼光也,西川即脐下坤地也。如此回光于脐下,以调真息,是神入气穴。回光日久,肾中一点真阳,上与心神相合,则心息相依 ( 内息者气也 ) ,心息相依则水火既济。   回光调息工夫,遇静即行,不拘子午,十二时中皆可为。即行功时,意失便收来,所谓“放去收来总是伊”。   是工用久,心内自悟,五贼先去,五贼乃眼耳鼻口意。眼不外视而内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耳不闻声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念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意漏。如此精神魂魄意,攒簇在坤位,则独修无漏矣。 九 、 论 采 药   药者何物,吾身元气是也。元气行乎气血之中,而耳能听,目能视,手能持,足能行。然而人之生,元气生之也,所以强名其气曰“命”,而心有神,强名曰“性”,神气交,性命合,故曰“双修”,工夫只在一“双”字,心火上炎,肾水下漏,便不双也,故修性兼修命也。双修之道无他,不过取肾中之气,以合心中之神耳。   采气之诀:脊骨二十一节,自下而上,七节之旁,两肾居之。天一生水,夜子时后,一阳初生,身中元气,从尾闾穴,自下而上,却行到肾。两肾中间有一窍,正七节之中,元气从此而出,冲动阳关。所以人睡到半夜子时之后,外肾阳举。阳不自举,内肾窍中之气发出而外肾举也。当其内肾阳气将到外肾之时,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闭口,调息绵绵,存想两肾中间,若有气从此出,此气即谓之铅,为水中金也,又名白虎。夜夜行工,坐更余方睡。肾络连心,下动上应,一月之间,觉两肾中间气动而出,只因起坐,寂然不动之中,复以色情采之,欲罢不能,欲解不释,此气不得顺而下行,乃逆而上行。丹道只在一“逆”字,顺于凡母则成胎,逆受灵母则成丹。外肾不举,便是阳气不行之验。不采之采,是名为采,而所谓炼精化气者也。   又人吃五谷诸味,浊化为渣,清化为津,津又化为阴精,阴精不炼,便作怪想淫欲。只用丹田自然之风,吹动其中真火,火在下而水在上,水得火蒸,自然化气而上腾,蒸透一身关窍,是为炼阴精而化真气也。 十 、 论 交 媾   既觉肾水上升,便以心气下降。心气谓之汞,以其木生火也,又名青龙。心气下降,则水火迎合,心肾二气,自然交媾,即身中夫妇也。以意为媒,用意勾引,意即中央土也,又曰戊己土。   所谓交媾,只心肾二气,循环于心下肾上之间,玄门指为洞房。循环百遍,交媾数足,自然落于黄庭 ( 下丹田 ) 相迎。无夜不交媾,夜夜落黄庭,则夜夜元气凝聚。常人以之延寿,玄门以之修炼,皆借此气为丹头也。 十 一 、 论 河 车   元气积聚丹田,上无路可通,只得下穿尾闾,由尾闾而夹脊、而玉枕、而泥丸,则背后气通也。前降之气,愈引后升之气,上而复下,下而复上,玄门所谓“河车运转”、“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者也,总之是任督二脉通。任起中极之下,上至咽喉,属阴脉之海,督起少腹以下,至上鹊桥,属阳脉之海,二脉通,则百脉皆通。又曰“皆在心内运天经”,“天经”即二脉也,“昼夜存之可长生”也。   运转之后,复落黄庭,自觉黄庭内有气存焉,以心常常照顾,所谓心息相依,又谓凝神入气穴者此也。行住坐卧,照顾不移,神气自凝,一气既归中,鼻中气自微,所谓“调息要调真息息”者此也。 十 二 、 论 采 真 阳 之 气   丹道当夜气之未失,但凝神聚气,端坐片时,少焉神气归根,自然无中生有,渐凝渐聚,生出一团阳气。闻至人调息养性之诀,无非精气通身,炼一身之阴气而已。   若于寂然不动之中,复有动机,即如法采之,此时更加观照而凝神,以助火工。即不必三个月时候,或静坐时,或睡醒时,觉腹中有冲和之气,升撞不定,此真阳之气动也。即用微意,采此真阳之气,引到顶上正路中,所谓“倒行逆施,以能升顶”者此也。复自顶上引至腹中,又自腹中引入尾闾关。前后数回,片晌工夫,一得永得,其气常自周流矣。 十 三 、 论 合 日 月 真 气   又曰:能夺天地之真气,可以长生。法可早晨于高处,向日静坐,存想太阳包罗吾身,连身化为太阳。无思无欲,混混沌沌,天地之气渐渐归于吾身。   亦可二六时中只向日,如日在东,眼则向东,日在西,眼则向西。总是吾身与太阳相抱,轮转不息,方能得之。   合月之气亦然。 十 四 、 论 接 天 地 之 气   然凝一之久,又复周流循环不已。鼻息之气接天地之气,天地之气从鼻入,接着肾中之祖气,与之混合一运。此人之气而渐与天地合,以为后来炼气化神张本,补益吾凿丧之真气,所谓“竹破以竹补”也。又以此融化凡精,而生真气,真气已足,自然化神,充满一身内外。 十 五 、 论 得 丹   如欲得丹,必须弃世大静,小静三日,中静五日,大静七日。静中自然生动,所谓“人死自活”,此时全仗道友护持之力。“混沌鸿蒙,牝牡相从”,鸿蒙者一气未分时也,相从者阴阳混于中而不相离也。当其未离也,神凝气聚,混融为一,内不觉一身,外不觉宇宙,与道为一,万虑俱遣,溟溟滓滓,不可得而名,强名曰“太乙含真气”,又名曰“先天一气”,为金丹之母。   今人不知大道之祖,或指真铅为先天,或指天一生水为先天,或指两肾中间灵明处为先天,皆非大道之先天也。   又曰“采鸿蒙未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闭入黄房,炼成至宝,寂然不动,则心与天通而造化可夺。又曰“不向肾中求造化,却于心里觅工夫。”   勤而行之,可与钟吕并驾矣。 丹道修炼—内丹三要 内丹术认为鼎炉(亦名玄牝)、药物、火候是进行内丹术锻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件,称为内丹三要,这三个名称都仿自外丹术。 鼎炉——鼎炉包括鼎和炉,或混称鼎器。原指外丹术冶炼时所用的锅灶,被内丹术引用于自我锻炼中。内丹术中的鼎炉是指任督脉上的几个主要部位。正如《中和集》中所指出的:“或问何谓鼎炉?曰:身心为鼎炉……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所以不可求诸于外。《悟真篇》说:“休泥丹灶费功夫,炼药须求偃月炉,自有天然真火育,何须紫炭及吹嘘。”这里身体内的鼎炉,张紫阳名之曰偃月炉。在传统丹经中,鼎炉有很多别名,如乾坤鼎器、坎离匡廓、玄关一窍、太乙神炉、神室黄房、混元丹鼎、玉炉金鼎、偃月炉、黄金室、威光鼎、东阳造化炉等。在丹经中用得比较多的是《周易》中乾坤两卦表示鼎器,以乾为首,故为鼎;坤为腹,故为炉。实际上乾坤鼎炉,以及玄牝、谷神都是丹田的代名词。丹田又分上中下三个丹田,具体位置,多数意见是,上丹田为两眉之间的泥丸,中丹田为两乳之间的绛宫,下丹田在脐或脐下。《金鼎大要》中认为:“内鼎者,即下丹田,在脐之下,脐后肾前。在道之士只要认取下丹田之极处为准,是神器归藏之府,方圆四寸,一名太中极。太中极者,言一身上下四身之中,又名太海者,以贮一身之血。故曰太海。”是说下丹田之部位比较大,方圆四寸,所以具体位置不能执着,因为师传不同,练功者身体体质差异,要由练功者在实践中,在方圆四寸的范围内,自己来确定。 三丹田中以下丹田为根本,因为,“一点元灵之气,聚于脐下”,“天一元气化生于此”。上丹田被认为在炼精化气时,为还精补脑之处;在炼气化神时,阳神上迁的地点;在炼神还虚时,为培育阳神之府。至于其各自作用,一般认为上丹田主神,中丹田主气,下丹田主精。清刘一明《修真辨难》上说:“下丹田炼精化气,中丹田炼气化神,上丹田炼神还虚。”这是指在不同炼功阶段,三丹田的应用,要有所侧重。 药物——内丹学中药物一语也仿自外丹术,但不是外丹术中所用的金石矿物。对此《悟真篇》指出:“修炼三黄及四神。”三黄指雄黄、雌黄、硫黄,四神是朱砂、水银、铅、硝,都是外丹的原料,而不是内丹药物。内丹药物是人体内的精气神。精气神及其理论不但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并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地应用,在内丹学中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物质基础。故有三元、三才、三宝之说。如《悟真篇》中说:“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也,身中之药者,精气神也。”《金丹大要》中亦说:“修炼金丹者,炼精气神而已。” 精——是一切精微有用的、滋养人体的物质,更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人体各部分都含有精的成分,而各部组织都以精为基础。 气——是充养人体的一种精微物质,或是人体脏器的功能活动,它的重要性,正如《难经·八难》中说的:“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由于气分布部位以及它所反映出来的作用不同,故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禀受于先天的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得自于呼吸、饮食的,称为后天之气、呼吸之气、水谷之气,气在阴分者即阴气,气在阳分者即阳气,气在表为卫气,气在脉中为营气,气在心为心气,在肺为肺气,在肝为肝气,在脾为脾气,在胃为胃气,在肾为肾气,在上焦为宗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下焦为元阴元阳之气等。而它的根本在于元气,元气又在下丹田。《医学源流论》中指出:“五脏有五脏的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有七节之旁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命一线未亡,皆赖此也。 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思想活动和内在腑脏精气的外在表现。《灵枢·本神》篇中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神是有物质基础的,它是由男女“两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出生之后,其一切活动又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故神者,水谷之精也”。 精气神三者在丹经著作中有多种名称,各种代号,有时使人不知所指,据宋人翁葆光统计,精气的代号有月魄、水虎、黑铅、丹田、黄芽铅、止弦金半斤、坎、庚、金等29个。神的代号有离、卯、木、日魂、姹女、真汞、火龙、金乌、朱砂、红铅、砂里汞等37个。在以上种种代名词中“精气”往往合称,而用得最多的是坎、离、铅、汞、龙、乌、兔等。内丹中以三者为锻炼对象。锻炼的目的就在于调养精、气、神。通过锻炼,使在后天耗散的精、气、神得到恢复、充实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正如明初朱权的《神隐》中所说的:“凡人修养摄生之道,各有其法,如平昔燕居之日,大概勿要损精、耗气、伤神。此三者道家谓之全精、全气、全神是也。三者既失,真气耗散,体不坚矣,曷能拟于仙道哉。”所以内丹学更明确指出:“能固其精,宝其气,全其神,三田精满,五脏气盈,然后谓之丹成。”《黄庭内景经》28章中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只是有的古人加上了神秘的外衣,使人难以捉摸而已。对此唐代吕纯阳在诗中曾予以揭露:“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虚,神仙不肯说分明,迷了千千万万人。”(见《全唐诗》三八五卷) 在内丹学强调的精、气、神,在先天本是一体,都是先天祖气所化,所以《性命圭旨》中说:“大药虽分精所神,三般原是一根生。”只是“以其流行谓之气,以其凝聚谓之精,以其妙用谓之神”。因为原是一体,所以在后天就能互相转化与促进。张景岳说:“人生之本,精与气耳,精能生气,气亦生精,气聚精盈则神旺,气散精衰则神去。”(《类经》卷二八)在精、气、神的转化过程中,以何者起主导作用,古人有三说,即以气为主者,以精为主者,以神为主者,但三者既互为用,相互促进,就不能简单地划分主次。徐春圃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就讲了三者的相互促进转化:“乾元之气化为精,精反为气,精者运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性健。若精散则神疲,精疲则神去,神去则死。”《类证治裁》也说:“神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宝,形者神之宅。”所以三者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内丹学中,则精是基本,气是动力,神是主导。由于精、气、神能互相转化,在内丹术中就把加强转化,促进转化,作为炼功的步骤与要求,如第一步以“炼精化气”作为要求,第二步以“炼气化神”作为要求,第三步以“炼神还虚”作为要求。对这三步转化,称为“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名之为“三华聚顶”。 三火候——火候在内丹术中,视为不传之秘,其原因有三:1.火候是功法中最重要的一项,正如《悟真篇》中说:“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所以不肯轻传;2.要真正掌握火候,必须具有《周易》图卦的基本知识;3.每个炼功者其身体素质,炼功质量,实践体会各不一样,很难立一法而释千疑。因此张紫阳说:“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诚如《还丹复命篇》中说的“对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的情况。实际上古人只是强调对火候要“临炉指点”,即现场指导,更强调自悟体会。 火候,原指冶炼矿物以作丹药过程中对火力大小、久暂的调节与掌握。内丹学中的火候则指整个修炼过程中,对意念或运用意念掌握呼吸的程序、法度。火即意念。柳华阳《金仙论证》中说:“火者神也,曰汞、曰日、曰乌、曰龙,皆我之真意也。”因此意念的掌握为火、汞、日、乌、龙为其代名词。明玄同子《真诠》中说:“火候常在念头上着力。”《金仙证论》中也指出:“凡小周天,始终全仗橐龠之风,以为金丹之权柄。”这里橐龠就是指呼吸,念头着力在呼吸上,即为火候。内丹术对火候的掌握运用,全是结合《周易》及其阴阳消长来指导的。具体表现在1.一阳生的时间;2.阳息、阴消与沐浴;3.阴阳消长的火候过程等。

怎么才能成仙?

怎么才能够成仙

成仙是道教的说法。修行修炼成仙是不一定的,但是可以延年益寿。解释道教的一些修炼方法。《丹道修炼-大丹直指》 。 一 、 论 三 宝 三 要   修炼有三宝三要。   三宝者,精、气、神也。精,先天一点元阳也;气,人身未生之初祖气也;神即性,天所赋也。此三品上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道,三宝之旨也。   三要者,一曰鼎炉,异名虽多,而玄关一窍,实鼎炉也;二曰药物,异名唤侍世亦多,而先天一气,实药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实火候也。 二 、 论 三 关 三 田   夫背后尾闾、夹脊、玉枕,谓之三关,属督脉,为阳;前面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谓之三田,属任脉,为阴。此阴和肢阳升降之路,自背后督脉上来,即属子,自前面任脉下去,即属午,子午抽添,所谓周天火候是也。   先说三关:尾闾关在背后夹脊下,脊骨尽头处,其关通内肾之窍。直上至背后对内肾处,谓之夹脊双关。又上至脑后,谓之玉枕关。三关通起一条髓路,号曰漕溪,又曰黄河,乃阳气上升之路。   再论三田:泥丸谓之上丹田,其穴在两眉正中入内三寸之地,方圆一寸二分,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心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宫也,乃中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虚间一穴,乃藏气之所,炼丹之鼎。直下与脐门相对过处,约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脐之后,肾之前,名曰偃月炉,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华池,又曰下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是虚间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此处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直下一窍通尾闾,中间乃无中生有之窍,强名曰玄关,直一之气产生之时,玄关自开。 三 、 论 奇 经 八 脉   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间,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   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跷一脉,上通泥丸,下通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 四 、 论 坎 离 水 火   当人未生之时,一点初凝,总是混沌性命。三月而玄牝立,脐如瓜蒂,儿在胎中,随母呼吸。既生而剪去脐带,天翻地覆,则一点真阳,凝聚于脐中。乾变为离,坤变为坎,故神出气移,遂不复守胎中谈纤息。息不守则心火属离,如汞欲飞,又加以思虚念想,益不与肾水相接。肾水属坎,如铅欲沉,又加情动失固,益不与心火相接。肾自肾,心自心,水火各居,是任其升沉,坎离不得颠倒矣。不但不能生丹,而且生疾病耳,焉有生理。   又论胎息,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使息息归根,以接先天元气,神入气中,气包神外,如胎儿在母腹中呼吸一般,即为胎息。盖呼吸者气也,神者心也,以神驭气,以气留形,以神驭气而成道,即以火炼药而成丹也。 五 、 论 呼 吸   诀曰: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能知神气祖,便是得仙人。   盖呼吸所从起者也,呼为父母元气,吸为天地正气。令气合形,神合气,则命在我矣。凡人不知收藏呼吸之地,强闭出入,与死静者无异。又或任其出入,则元气随呼气而出,反为天地所夺。   是以有抽添之说,使气之呼吸至于根蒂。吸自外而内,呼之亦入内,吸则来于子宫玉洞,呼则直上昆仑巅顶,呼吸旋为一气,成为胎息。虽然,一气如何至此?盖呼吸久,但觉有一吸至于内,久之而并不觉气急,犹子在母腹时,即为胎息也。但凡人只知吸之在内 , 不知呼之亦在内,知之则可夺天地之正气矣 , 而后方谓之“添年药”。 六 、 论 玄 窍   又曰:汝欲内呼吸 , 汝当得其一 , 则万事毕。一之为物 , 有两窍 , 两窍又止一窍。此一窍也,无内外,无边际,中有乾坤理五气、合百神,此根蒂之处、结胎之所,性命始于此,精气神俱生于此。   及吾生身受气之初,父母精气相交之顷,流注一线之路,其中似有一管相通,故曰无孔笛,没口人吹也。有此管,然后生肾,生诸脏腑,一身经脉,皆从此生,又曰总持门,曰三关要路。在母腹时,吸至此窍,合天降,呼从此窍,合地升,又名为龟鼻头,惟此一窍,乃内呼吸之根蒂,先天元气实游于此,天地正气实从此入。   人以命门为玄,肾堂为牝,此处立基,谬之千里矣。不知玄牝乃天地之根,在西南坤地,脐后肾前,而又非脐下一寸三分,亦非两肾间之空窍。此乃真窍,能得而知。上通泥丸,下透涌泉,中接心肾,内虚而直,不可形求,不可意取。先天真种实藏于此,通天地,通神圣,得则生矣,失则死矣,“真人之息以踵”者此也。此天仙下手处,舍此而下,酆都九幽者也。 七 、 论 塞 兑 垂 帘   塞兑者,口开神气散,故塞之也。垂帘者,眼全开神漏,全闭神昏,惟垂帘微启耳。两眼之中即天根,即所谓性命关也。其根生于眼,眼属心,心生造化,自属玄之又玄者,仙家谓之玄牝之门。心肾内日月,交接于内,两眼外日月,交接于外,攒簇水火而不散,气自调矣。 八 、 论 回 光 调 息   欲明回光调息,须知观音常之妙用。观音堂者何?观属眼,音属耳,眼属心,耳属肾,心肾相接处,为观音堂,主持一身神气者也。   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起收来”是也。心定之后,自此用眼下看鼻尖,直下看到脐下。眼常在此处,寂然不动,任鼻呼吸,调息绵绵,若存若亡。不假工夫,则真息自调,“息不由于鼻外,思维止于身中”。正谓此耳。又曰“蟾光终日照西川,即此便是药之根。”蟾光即眼光也,西川即脐下坤地也。如此回光于脐下,以调真息,是神入气穴。回光日久,肾中一点真阳,上与心神相合,则心息相依 ( 内息者气也 ) ,心息相依则水火既济。   回光调息工夫,遇静即行,不拘子午,十二时中皆可为。即行功时,意失便收来,所谓“放去收来总是伊”。   是工用久,心内自悟,五贼先去,五贼乃眼耳鼻口意。眼不外视而内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耳不闻声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念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意漏。如此精神魂魄意,攒簇在坤位,则独修无漏矣。 九 、 论 采 药   药者何物,吾身元气是也。元气行乎气血之中,而耳能听,目能视,手能持,足能行。然而人之生,元气生之也,所以强名其气曰“命”,而心有神,强名曰“性”,神气交,性命合,故曰“双修”,工夫只在一“双”字,心火上炎,肾水下漏,便不双也,故修性兼修命也。双修之道无他,不过取肾中之气,以合心中之神耳。   采气之诀:脊骨二十一节,自下而上,七节之旁,两肾居之。天一生水,夜子时后,一阳初生,身中元气,从尾闾穴,自下而上,却行到肾。两肾中间有一窍,正七节之中,元气从此而出,冲动阳关。所以人睡到半夜子时之后,外肾阳举。阳不自举,内肾窍中之气发出而外肾举也。当其内肾阳气将到外肾之时,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闭口,调息绵绵,存想两肾中间,若有气从此出,此气即谓之铅,为水中金也,又名白虎。夜夜行工,坐更余方睡。肾络连心,下动上应,一月之间,觉两肾中间气动而出,只因起坐,寂然不动之中,复以色情采之,欲罢不能,欲解不释,此气不得顺而下行,乃逆而上行。丹道只在一“逆”字,顺于凡母则成胎,逆受灵母则成丹。外肾不举,便是阳气不行之验。不采之采,是名为采,而所谓炼精化气者也。   又人吃五谷诸味,浊化为渣,清化为津,津又化为阴精,阴精不炼,便作怪想淫欲。只用丹田自然之风,吹动其中真火,火在下而水在上,水得火蒸,自然化气而上腾,蒸透一身关窍,是为炼阴精而化真气也。 十 、 论 交 媾   既觉肾水上升,便以心气下降。心气谓之汞,以其木生火也,又名青龙。心气下降,则水火迎合,心肾二气,自然交媾,即身中夫妇也。以意为媒,用意勾引,意即中央土也,又曰戊己土。   所谓交媾,只心肾二气,循环于心下肾上之间,玄门指为洞房。循环百遍,交媾数足,自然落于黄庭 ( 下丹田 ) 相迎。无夜不交媾,夜夜落黄庭,则夜夜元气凝聚。常人以之延寿,玄门以之修炼,皆借此气为丹头也。 十 一 、 论 河 车   元气积聚丹田,上无路可通,只得下穿尾闾,由尾闾而夹脊、而玉枕、而泥丸,则背后气通也。前降之气,愈引后升之气,上而复下,下而复上,玄门所谓“河车运转”、“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者也,总之是任督二脉通。任起中极之下,上至咽喉,属阴脉之海,督起少腹以下,至上鹊桥,属阳脉之海,二脉通,则百脉皆通。又曰“皆在心内运天经”,“天经”即二脉也,“昼夜存之可长生”也。   运转之后,复落黄庭,自觉黄庭内有气存焉,以心常常照顾,所谓心息相依,又谓凝神入气穴者此也。行住坐卧,照顾不移,神气自凝,一气既归中,鼻中气自微,所谓“调息要调真息息”者此也。 十 二 、 论 采 真 阳 之 气   丹道当夜气之未失,但凝神聚气,端坐片时,少焉神气归根,自然无中生有,渐凝渐聚,生出一团阳气。闻至人调息养性之诀,无非精气通身,炼一身之阴气而已。   若于寂然不动之中,复有动机,即如法采之,此时更加观照而凝神,以助火工。即不必三个月时候,或静坐时,或睡醒时,觉腹中有冲和之气,升撞不定,此真阳之气动也。即用微意,采此真阳之气,引到顶上正路中,所谓“倒行逆施,以能升顶”者此也。复自顶上引至腹中,又自腹中引入尾闾关。前后数回,片晌工夫,一得永得,其气常自周流矣。 十 三 、 论 合 日 月 真 气   又曰:能夺天地之真气,可以长生。法可早晨于高处,向日静坐,存想太阳包罗吾身,连身化为太阳。无思无欲,混混沌沌,天地之气渐渐归于吾身。   亦可二六时中只向日,如日在东,眼则向东,日在西,眼则向西。总是吾身与太阳相抱,轮转不息,方能得之。   合月之气亦然。 十 四 、 论 接 天 地 之 气   然凝一之久,又复周流循环不已。鼻息之气接天地之气,天地之气从鼻入,接着肾中之祖气,与之混合一运。此人之气而渐与天地合,以为后来炼气化神张本,补益吾凿丧之真气,所谓“竹破以竹补”也。又以此融化凡精,而生真气,真气已足,自然化神,充满一身内外。 十 五 、 论 得 丹   如欲得丹,必须弃世大静,小静三日,中静五日,大静七日。静中自然生动,所谓“人死自活”,此时全仗道友护持之力。“混沌鸿蒙,牝牡相从”,鸿蒙者一气未分时也,相从者阴阳混于中而不相离也。当其未离也,神凝气聚,混融为一,内不觉一身,外不觉宇宙,与道为一,万虑俱遣,溟溟滓滓,不可得而名,强名曰“太乙含真气”,又名曰“先天一气”,为金丹之母。   今人不知大道之祖,或指真铅为先天,或指天一生水为先天,或指两肾中间灵明处为先天,皆非大道之先天也。   又曰“采鸿蒙未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闭入黄房,炼成至宝,寂然不动,则心与天通而造化可夺。又曰“不向肾中求造化,却于心里觅工夫。”   勤而行之,可与钟吕并驾矣。 丹道修炼—内丹三要 内丹术认为鼎炉(亦名玄牝)、药物、火候是进行内丹术锻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件,称为内丹三要,这三个名称都仿自外丹术。 鼎炉——鼎炉包括鼎和炉,或混称鼎器。原指外丹术冶炼时所用的锅灶,被内丹术引用于自我锻炼中。内丹术中的鼎炉是指任督脉上的几个主要部位。正如《中和集》中所指出的:“或问何谓鼎炉?曰:身心为鼎炉……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所以不可求诸于外。《悟真篇》说:“休泥丹灶费功夫,炼药须求偃月炉,自有天然真火育,何须紫炭及吹嘘。”这里身体内的鼎炉,张紫阳名之曰偃月炉。在传统丹经中,鼎炉有很多别名,如乾坤鼎器、坎离匡廓、玄关一窍、太乙神炉、神室黄房、混元丹鼎、玉炉金鼎、偃月炉、黄金室、威光鼎、东阳造化炉等。在丹经中用得比较多的是《周易》中乾坤两卦表示鼎器,以乾为首,故为鼎;坤为腹,故为炉。实际上乾坤鼎炉,以及玄牝、谷神都是丹田的代名词。丹田又分上中下三个丹田,具体位置,多数意见是,上丹田为两眉之间的泥丸,中丹田为两乳之间的绛宫,下丹田在脐或脐下。《金鼎大要》中认为:“内鼎者,即下丹田,在脐之下,脐后肾前。在道之士只要认取下丹田之极处为准,是神器归藏之府,方圆四寸,一名太中极。太中极者,言一身上下四身之中,又名太海者,以贮一身之血。故曰太海。”是说下丹田之部位比较大,方圆四寸,所以具体位置不能执着,因为师传不同,练功者身体体质差异,要由练功者在实践中,在方圆四寸的范围内,自己来确定。 三丹田中以下丹田为根本,因为,“一点元灵之气,聚于脐下”,“天一元气化生于此”。上丹田被认为在炼精化气时,为还精补脑之处;在炼气化神时,阳神上迁的地点;在炼神还虚时,为培育阳神之府。至于其各自作用,一般认为上丹田主神,中丹田主气,下丹田主精。清刘一明《修真辨难》上说:“下丹田炼精化气,中丹田炼气化神,上丹田炼神还虚。”这是指在不同炼功阶段,三丹田的应用,要有所侧重。 药物——内丹学中药物一语也仿自外丹术,但不是外丹术中所用的金石矿物。对此《悟真篇》指出:“修炼三黄及四神。”三黄指雄黄、雌黄、硫黄,四神是朱砂、水银、铅、硝,都是外丹的原料,而不是内丹药物。内丹药物是人体内的精气神。精气神及其理论不但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并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地应用,在内丹学中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物质基础。故有三元、三才、三宝之说。如《悟真篇》中说:“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也,身中之药者,精气神也。”《金丹大要》中亦说:“修炼金丹者,炼精气神而已。” 精——是一切精微有用的、滋养人体的物质,更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人体各部分都含有精的成分,而各部组织都以精为基础。 气——是充养人体的一种精微物质,或是人体脏器的功能活动,它的重要性,正如《难经·八难》中说的:“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由于气分布部位以及它所反映出来的作用不同,故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禀受于先天的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得自于呼吸、饮食的,称为后天之气、呼吸之气、水谷之气,气在阴分者即阴气,气在阳分者即阳气,气在表为卫气,气在脉中为营气,气在心为心气,在肺为肺气,在肝为肝气,在脾为脾气,在胃为胃气,在肾为肾气,在上焦为宗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下焦为元阴元阳之气等。而它的根本在于元气,元气又在下丹田。《医学源流论》中指出:“五脏有五脏的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有七节之旁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命一线未亡,皆赖此也。 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思想活动和内在腑脏精气的外在表现。《灵枢·本神》篇中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神是有物质基础的,它是由男女“两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出生之后,其一切活动又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故神者,水谷之精也”。 精气神三者在丹经著作中有多种名称,各种代号,有时使人不知所指,据宋人翁葆光统计,精气的代号有月魄、水虎、黑铅、丹田、黄芽铅、止弦金半斤、坎、庚、金等29个。神的代号有离、卯、木、日魂、姹女、真汞、火龙、金乌、朱砂、红铅、砂里汞等37个。在以上种种代名词中“精气”往往合称,而用得最多的是坎、离、铅、汞、龙、乌、兔等。内丹中以三者为锻炼对象。锻炼的目的就在于调养精、气、神。通过锻炼,使在后天耗散的精、气、神得到恢复、充实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正如明初朱权的《神隐》中所说的:“凡人修养摄生之道,各有其法,如平昔燕居之日,大概勿要损精、耗气、伤神。此三者道家谓之全精、全气、全神是也。三者既失,真气耗散,体不坚矣,曷能拟于仙道哉。”所以内丹学更明确指出:“能固其精,宝其气,全其神,三田精满,五脏气盈,然后谓之丹成。”《黄庭内景经》28章中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只是有的古人加上了神秘的外衣,使人难以捉摸而已。对此唐代吕纯阳在诗中曾予以揭露:“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虚,神仙不肯说分明,迷了千千万万人。”(见《全唐诗》三八五卷) 在内丹学强调的精、气、神,在先天本是一体,都是先天祖气所化,所以《性命圭旨》中说:“大药虽分精所神,三般原是一根生。”只是“以其流行谓之气,以其凝聚谓之精,以其妙用谓之神”。因为原是一体,所以在后天就能互相转化与促进。张景岳说:“人生之本,精与气耳,精能生气,气亦生精,气聚精盈则神旺,气散精衰则神去。”(《类经》卷二八)在精、气、神的转化过程中,以何者起主导作用,古人有三说,即以气为主者,以精为主者,以神为主者,但三者既互为用,相互促进,就不能简单地划分主次。徐春圃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就讲了三者的相互促进转化:“乾元之气化为精,精反为气,精者运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性健。若精散则神疲,精疲则神去,神去则死。”《类证治裁》也说:“神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宝,形者神之宅。”所以三者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内丹学中,则精是基本,气是动力,神是主导。由于精、气、神能互相转化,在内丹术中就把加强转化,促进转化,作为炼功的步骤与要求,如第一步以“炼精化气”作为要求,第二步以“炼气化神”作为要求,第三步以“炼神还虚”作为要求。对这三步转化,称为“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名之为“三华聚顶”。 三火候——火候在内丹术中,视为不传之秘,其原因有三:1.火候是功法中最重要的一项,正如《悟真篇》中说:“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所以不肯轻传;2.要真正掌握火候,必须具有《周易》图卦的基本知识;3.每个炼功者其身体素质,炼功质量,实践体会各不一样,很难立一法而释千疑。因此张紫阳说:“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诚如《还丹复命篇》中说的“对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的情况。实际上古人只是强调对火候要“临炉指点”,即现场指导,更强调自悟体会。 火候,原指冶炼矿物以作丹药过程中对火力大小、久暂的调节与掌握。内丹学中的火候则指整个修炼过程中,对意念或运用意念掌握呼吸的程序、法度。火即意念。柳华阳《金仙论证》中说:“火者神也,曰汞、曰日、曰乌、曰龙,皆我之真意也。”因此意念的掌握为火、汞、日、乌、龙为其代名词。明玄同子《真诠》中说:“火候常在念头上着力。”《金仙证论》中也指出:“凡小周天,始终全仗橐龠之风,以为金丹之权柄。”这里橐龠就是指呼吸,念头着力在呼吸上,即为火候。内丹术对火候的掌握运用,全是结合《周易》及其阴阳消长来指导的。具体表现在1.一阳生的时间;2.阳息、阴消与沐浴;3.阴阳消长的火候过程等。

怎么才能成仙。

成仙是道教的说法。修行修炼成仙是不一定的,但是可以延年益寿。解释道教的一些修炼方法。《丹道修炼-大丹直指》 。 一 、 论 三 宝 三 要   修炼有三宝三要。   三宝者,精、气、神也。精,先天一点元阳也;气,人身未生之初祖气也;神即性,天所赋也。此三品上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道,三宝之旨也。   三要者,一曰鼎炉,异名虽多,而玄关一窍,实鼎炉也;二曰药物,异名亦多,而先天一气,实药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实火候也。 二 、 论 三 关 三 田   夫背后尾闾、夹脊、玉枕,谓之三关,属督脉,为阳;前面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谓之三田,属任脉,为阴。此阴阳数森升降之路,自背后督脉上来,即属子,自前面任脉下去,即属午,子午抽添,所谓周天火候是也。   先说三关:尾闾关在背后夹脊下,脊骨尽头处,其关通内肾之窍。直上至背后对内肾处,谓之夹脊双关。又上至脑后,谓之玉枕关。三关通起一条髓路,号曰漕溪,又曰黄河,乃阳气上升之路。   再论三田:泥丸谓之上丹田,其穴在两眉正中入内三寸之地,方圆一寸二分,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心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宫也,乃中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虚间一穴,乃藏气之所,炼丹之鼎。直下与脐门相对过处,约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脐之后,肾之前,名曰偃月炉,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华池,又曰下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是虚间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此处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直下一窍通尾闾,中间乃无中生有之窍,强名曰玄关,直一之气产生之时,玄关自开。 三 、 论 奇 经 八 脉   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间,阴腊乎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   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跷一脉,上通泥丸,下通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 四 、 论 坎 离 水 火   当人未生之时,一点初凝,总是混沌性命。三月而玄牝立,脐如瓜蒂,儿在胎中,随母呼吸。既生而剪去脐带,天翻地覆,则一点真阳,凝聚于脐中。乾变为离,坤变为坎,故神出气移,遂不复守胎中息。息不守则心火属离,如汞欲飞,又加以思虚念想,益不与肾水相接。肾水属坎,如铅欲沉,又加情动失固,益不与心火相接。肾自肾,心自心,水火各居,是任其升沉,坎离不得颠倒矣。不但不能生丹,而且生疾病耳,焉有生理。   又论胎息,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使息息归根,以接先天元气,神入气中,气包神外,如胎儿在母腹中呼吸一般,即为薯局亩胎息。盖呼吸者气也,神者心也,以神驭气,以气留形,以神驭气而成道,即以火炼药而成丹也。 五 、 论 呼 吸   诀曰: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能知神气祖,便是得仙人。   盖呼吸所从起者也,呼为父母元气,吸为天地正气。令气合形,神合气,则命在我矣。凡人不知收藏呼吸之地,强闭出入,与死静者无异。又或任其出入,则元气随呼气而出,反为天地所夺。   是以有抽添之说,使气之呼吸至于根蒂。吸自外而内,呼之亦入内,吸则来于子宫玉洞,呼则直上昆仑巅顶,呼吸旋为一气,成为胎息。虽然,一气如何至此?盖呼吸久,但觉有一吸至于内,久之而并不觉气急,犹子在母腹时,即为胎息也。但凡人只知吸之在内 , 不知呼之亦在内,知之则可夺天地之正气矣 , 而后方谓之“添年药”。 六 、 论 玄 窍   又曰:汝欲内呼吸 , 汝当得其一 , 则万事毕。一之为物 , 有两窍 , 两窍又止一窍。此一窍也,无内外,无边际,中有乾坤理五气、合百神,此根蒂之处、结胎之所,性命始于此,精气神俱生于此。   及吾生身受气之初,父母精气相交之顷,流注一线之路,其中似有一管相通,故曰无孔笛,没口人吹也。有此管,然后生肾,生诸脏腑,一身经脉,皆从此生,又曰总持门,曰三关要路。在母腹时,吸至此窍,合天降,呼从此窍,合地升,又名为龟鼻头,惟此一窍,乃内呼吸之根蒂,先天元气实游于此,天地正气实从此入。   人以命门为玄,肾堂为牝,此处立基,谬之千里矣。不知玄牝乃天地之根,在西南坤地,脐后肾前,而又非脐下一寸三分,亦非两肾间之空窍。此乃真窍,能得而知。上通泥丸,下透涌泉,中接心肾,内虚而直,不可形求,不可意取。先天真种实藏于此,通天地,通神圣,得则生矣,失则死矣,“真人之息以踵”者此也。此天仙下手处,舍此而下,酆都九幽者也。 七 、 论 塞 兑 垂 帘   塞兑者,口开神气散,故塞之也。垂帘者,眼全开神漏,全闭神昏,惟垂帘微启耳。两眼之中即天根,即所谓性命关也。其根生于眼,眼属心,心生造化,自属玄之又玄者,仙家谓之玄牝之门。心肾内日月,交接于内,两眼外日月,交接于外,攒簇水火而不散,气自调矣。 八 、 论 回 光 调 息   欲明回光调息,须知观音常之妙用。观音堂者何?观属眼,音属耳,眼属心,耳属肾,心肾相接处,为观音堂,主持一身神气者也。   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起收来”是也。心定之后,自此用眼下看鼻尖,直下看到脐下。眼常在此处,寂然不动,任鼻呼吸,调息绵绵,若存若亡。不假工夫,则真息自调,“息不由于鼻外,思维止于身中”。正谓此耳。又曰“蟾光终日照西川,即此便是药之根。”蟾光即眼光也,西川即脐下坤地也。如此回光于脐下,以调真息,是神入气穴。回光日久,肾中一点真阳,上与心神相合,则心息相依 ( 内息者气也 ) ,心息相依则水火既济。   回光调息工夫,遇静即行,不拘子午,十二时中皆可为。即行功时,意失便收来,所谓“放去收来总是伊”。   是工用久,心内自悟,五贼先去,五贼乃眼耳鼻口意。眼不外视而内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耳不闻声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念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意漏。如此精神魂魄意,攒簇在坤位,则独修无漏矣。 九 、 论 采 药   药者何物,吾身元气是也。元气行乎气血之中,而耳能听,目能视,手能持,足能行。然而人之生,元气生之也,所以强名其气曰“命”,而心有神,强名曰“性”,神气交,性命合,故曰“双修”,工夫只在一“双”字,心火上炎,肾水下漏,便不双也,故修性兼修命也。双修之道无他,不过取肾中之气,以合心中之神耳。   采气之诀:脊骨二十一节,自下而上,七节之旁,两肾居之。天一生水,夜子时后,一阳初生,身中元气,从尾闾穴,自下而上,却行到肾。两肾中间有一窍,正七节之中,元气从此而出,冲动阳关。所以人睡到半夜子时之后,外肾阳举。阳不自举,内肾窍中之气发出而外肾举也。当其内肾阳气将到外肾之时,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闭口,调息绵绵,存想两肾中间,若有气从此出,此气即谓之铅,为水中金也,又名白虎。夜夜行工,坐更余方睡。肾络连心,下动上应,一月之间,觉两肾中间气动而出,只因起坐,寂然不动之中,复以色情采之,欲罢不能,欲解不释,此气不得顺而下行,乃逆而上行。丹道只在一“逆”字,顺于凡母则成胎,逆受灵母则成丹。外肾不举,便是阳气不行之验。不采之采,是名为采,而所谓炼精化气者也。   又人吃五谷诸味,浊化为渣,清化为津,津又化为阴精,阴精不炼,便作怪想淫欲。只用丹田自然之风,吹动其中真火,火在下而水在上,水得火蒸,自然化气而上腾,蒸透一身关窍,是为炼阴精而化真气也。 十 、 论 交 媾   既觉肾水上升,便以心气下降。心气谓之汞,以其木生火也,又名青龙。心气下降,则水火迎合,心肾二气,自然交媾,即身中夫妇也。以意为媒,用意勾引,意即中央土也,又曰戊己土。   所谓交媾,只心肾二气,循环于心下肾上之间,玄门指为洞房。循环百遍,交媾数足,自然落于黄庭 ( 下丹田 ) 相迎。无夜不交媾,夜夜落黄庭,则夜夜元气凝聚。常人以之延寿,玄门以之修炼,皆借此气为丹头也。 十 一 、 论 河 车   元气积聚丹田,上无路可通,只得下穿尾闾,由尾闾而夹脊、而玉枕、而泥丸,则背后气通也。前降之气,愈引后升之气,上而复下,下而复上,玄门所谓“河车运转”、“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者也,总之是任督二脉通。任起中极之下,上至咽喉,属阴脉之海,督起少腹以下,至上鹊桥,属阳脉之海,二脉通,则百脉皆通。又曰“皆在心内运天经”,“天经”即二脉也,“昼夜存之可长生”也。   运转之后,复落黄庭,自觉黄庭内有气存焉,以心常常照顾,所谓心息相依,又谓凝神入气穴者此也。行住坐卧,照顾不移,神气自凝,一气既归中,鼻中气自微,所谓“调息要调真息息”者此也。 十 二 、 论 采 真 阳 之 气   丹道当夜气之未失,但凝神聚气,端坐片时,少焉神气归根,自然无中生有,渐凝渐聚,生出一团阳气。闻至人调息养性之诀,无非精气通身,炼一身之阴气而已。   若于寂然不动之中,复有动机,即如法采之,此时更加观照而凝神,以助火工。即不必三个月时候,或静坐时,或睡醒时,觉腹中有冲和之气,升撞不定,此真阳之气动也。即用微意,采此真阳之气,引到顶上正路中,所谓“倒行逆施,以能升顶”者此也。复自顶上引至腹中,又自腹中引入尾闾关。前后数回,片晌工夫,一得永得,其气常自周流矣。 十 三 、 论 合 日 月 真 气   又曰:能夺天地之真气,可以长生。法可早晨于高处,向日静坐,存想太阳包罗吾身,连身化为太阳。无思无欲,混混沌沌,天地之气渐渐归于吾身。   亦可二六时中只向日,如日在东,眼则向东,日在西,眼则向西。总是吾身与太阳相抱,轮转不息,方能得之。   合月之气亦然。 十 四 、 论 接 天 地 之 气   然凝一之久,又复周流循环不已。鼻息之气接天地之气,天地之气从鼻入,接着肾中之祖气,与之混合一运。此人之气而渐与天地合,以为后来炼气化神张本,补益吾凿丧之真气,所谓“竹破以竹补”也。又以此融化凡精,而生真气,真气已足,自然化神,充满一身内外。 十 五 、 论 得 丹   如欲得丹,必须弃世大静,小静三日,中静五日,大静七日。静中自然生动,所谓“人死自活”,此时全仗道友护持之力。“混沌鸿蒙,牝牡相从”,鸿蒙者一气未分时也,相从者阴阳混于中而不相离也。当其未离也,神凝气聚,混融为一,内不觉一身,外不觉宇宙,与道为一,万虑俱遣,溟溟滓滓,不可得而名,强名曰“太乙含真气”,又名曰“先天一气”,为金丹之母。   今人不知大道之祖,或指真铅为先天,或指天一生水为先天,或指两肾中间灵明处为先天,皆非大道之先天也。   又曰“采鸿蒙未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闭入黄房,炼成至宝,寂然不动,则心与天通而造化可夺。又曰“不向肾中求造化,却于心里觅工夫。”   勤而行之,可与钟吕并驾矣。 丹道修炼—内丹三要 内丹术认为鼎炉(亦名玄牝)、药物、火候是进行内丹术锻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件,称为内丹三要,这三个名称都仿自外丹术。 鼎炉——鼎炉包括鼎和炉,或混称鼎器。原指外丹术冶炼时所用的锅灶,被内丹术引用于自我锻炼中。内丹术中的鼎炉是指任督脉上的几个主要部位。正如《中和集》中所指出的:“或问何谓鼎炉?曰:身心为鼎炉……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所以不可求诸于外。《悟真篇》说:“休泥丹灶费功夫,炼药须求偃月炉,自有天然真火育,何须紫炭及吹嘘。”这里身体内的鼎炉,张紫阳名之曰偃月炉。在传统丹经中,鼎炉有很多别名,如乾坤鼎器、坎离匡廓、玄关一窍、太乙神炉、神室黄房、混元丹鼎、玉炉金鼎、偃月炉、黄金室、威光鼎、东阳造化炉等。在丹经中用得比较多的是《周易》中乾坤两卦表示鼎器,以乾为首,故为鼎;坤为腹,故为炉。实际上乾坤鼎炉,以及玄牝、谷神都是丹田的代名词。丹田又分上中下三个丹田,具体位置,多数意见是,上丹田为两眉之间的泥丸,中丹田为两乳之间的绛宫,下丹田在脐或脐下。《金鼎大要》中认为:“内鼎者,即下丹田,在脐之下,脐后肾前。在道之士只要认取下丹田之极处为准,是神器归藏之府,方圆四寸,一名太中极。太中极者,言一身上下四身之中,又名太海者,以贮一身之血。故曰太海。”是说下丹田之部位比较大,方圆四寸,所以具体位置不能执着,因为师传不同,练功者身体体质差异,要由练功者在实践中,在方圆四寸的范围内,自己来确定。 三丹田中以下丹田为根本,因为,“一点元灵之气,聚于脐下”,“天一元气化生于此”。上丹田被认为在炼精化气时,为还精补脑之处;在炼气化神时,阳神上迁的地点;在炼神还虚时,为培育阳神之府。至于其各自作用,一般认为上丹田主神,中丹田主气,下丹田主精。清刘一明《修真辨难》上说:“下丹田炼精化气,中丹田炼气化神,上丹田炼神还虚。”这是指在不同炼功阶段,三丹田的应用,要有所侧重。 药物——内丹学中药物一语也仿自外丹术,但不是外丹术中所用的金石矿物。对此《悟真篇》指出:“修炼三黄及四神。”三黄指雄黄、雌黄、硫黄,四神是朱砂、水银、铅、硝,都是外丹的原料,而不是内丹药物。内丹药物是人体内的精气神。精气神及其理论不但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并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地应用,在内丹学中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物质基础。故有三元、三才、三宝之说。如《悟真篇》中说:“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也,身中之药者,精气神也。”《金丹大要》中亦说:“修炼金丹者,炼精气神而已。” 精——是一切精微有用的、滋养人体的物质,更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人体各部分都含有精的成分,而各部组织都以精为基础。 气——是充养人体的一种精微物质,或是人体脏器的功能活动,它的重要性,正如《难经·八难》中说的:“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由于气分布部位以及它所反映出来的作用不同,故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禀受于先天的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得自于呼吸、饮食的,称为后天之气、呼吸之气、水谷之气,气在阴分者即阴气,气在阳分者即阳气,气在表为卫气,气在脉中为营气,气在心为心气,在肺为肺气,在肝为肝气,在脾为脾气,在胃为胃气,在肾为肾气,在上焦为宗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下焦为元阴元阳之气等。而它的根本在于元气,元气又在下丹田。《医学源流论》中指出:“五脏有五脏的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有七节之旁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命一线未亡,皆赖此也。 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思想活动和内在腑脏精气的外在表现。《灵枢·本神》篇中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神是有物质基础的,它是由男女“两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出生之后,其一切活动又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故神者,水谷之精也”。 精气神三者在丹经著作中有多种名称,各种代号,有时使人不知所指,据宋人翁葆光统计,精气的代号有月魄、水虎、黑铅、丹田、黄芽铅、止弦金半斤、坎、庚、金等29个。神的代号有离、卯、木、日魂、姹女、真汞、火龙、金乌、朱砂、红铅、砂里汞等37个。在以上种种代名词中“精气”往往合称,而用得最多的是坎、离、铅、汞、龙、乌、兔等。内丹中以三者为锻炼对象。锻炼的目的就在于调养精、气、神。通过锻炼,使在后天耗散的精、气、神得到恢复、充实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正如明初朱权的《神隐》中所说的:“凡人修养摄生之道,各有其法,如平昔燕居之日,大概勿要损精、耗气、伤神。此三者道家谓之全精、全气、全神是也。三者既失,真气耗散,体不坚矣,曷能拟于仙道哉。”所以内丹学更明确指出:“能固其精,宝其气,全其神,三田精满,五脏气盈,然后谓之丹成。”《黄庭内景经》28章中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只是有的古人加上了神秘的外衣,使人难以捉摸而已。对此唐代吕纯阳在诗中曾予以揭露:“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虚,神仙不肯说分明,迷了千千万万人。”(见《全唐诗》三八五卷) 在内丹学强调的精、气、神,在先天本是一体,都是先天祖气所化,所以《性命圭旨》中说:“大药虽分精所神,三般原是一根生。”只是“以其流行谓之气,以其凝聚谓之精,以其妙用谓之神”。因为原是一体,所以在后天就能互相转化与促进。张景岳说:“人生之本,精与气耳,精能生气,气亦生精,气聚精盈则神旺,气散精衰则神去。”(《类经》卷二八)在精、气、神的转化过程中,以何者起主导作用,古人有三说,即以气为主者,以精为主者,以神为主者,但三者既互为用,相互促进,就不能简单地划分主次。徐春圃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就讲了三者的相互促进转化:“乾元之气化为精,精反为气,精者运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性健。若精散则神疲,精疲则神去,神去则死。”《类证治裁》也说:“神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宝,形者神之宅。”所以三者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内丹学中,则精是基本,气是动力,神是主导。由于精、气、神能互相转化,在内丹术中就把加强转化,促进转化,作为炼功的步骤与要求,如第一步以“炼精化气”作为要求,第二步以“炼气化神”作为要求,第三步以“炼神还虚”作为要求。对这三步转化,称为“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名之为“三华聚顶”。 三火候——火候在内丹术中,视为不传之秘,其原因有三:1.火候是功法中最重要的一项,正如《悟真篇》中说:“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所以不肯轻传;2.要真正掌握火候,必须具有《周易》图卦的基本知识;3.每个炼功者其身体素质,炼功质量,实践体会各不一样,很难立一法而释千疑。因此张紫阳说:“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诚如《还丹复命篇》中说的“对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的情况。实际上古人只是强调对火候要“临炉指点”,即现场指导,更强调自悟体会。 火候,原指冶炼矿物以作丹药过程中对火力大小、久暂的调节与掌握。内丹学中的火候则指整个修炼过程中,对意念或运用意念掌握呼吸的程序、法度。火即意念。柳华阳《金仙论证》中说:“火者神也,曰汞、曰日、曰乌、曰龙,皆我之真意也。”因此意念的掌握为火、汞、日、乌、龙为其代名词。明玄同子《真诠》中说:“火候常在念头上着力。”《金仙证论》中也指出:“凡小周天,始终全仗橐龠之风,以为金丹之权柄。”这里橐龠就是指呼吸,念头着力在呼吸上,即为火候。内丹术对火候的掌握运用,全是结合《周易》及其阴阳消长来指导的。具体表现在1.一阳生的时间;2.阳息、阴消与沐浴;3.阴阳消长的火候过程等。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怎么才能成仙。

如何成仙?

修真法决 千古遗秘 修真法决 不看后悔 世人碌碌而为,不只修真,现有一法,共大家参考,希有城之士,能有所成。哈哈哈哈哈哈。 采光聚气法 修真了道诀无多,立志求师莫蹉跎; 悔过迁善远世俗,修德守德镜勤磨; 穷理尽性了己命,道术相扶逍遥乐; 人若穷得此至理,万法归宗趋大罗。 采光聚气法 一 功理介绍: “采光聚气法”,传统功法中称之为:“聚灵法”。也可称为“采光聚?欧ā薄U獠抗Ψㄊ谴?统修真功法中的高级有为功法,是天元神修丹法中启灵法的重要基础法门,是教外别传的秘法,是三口不言六耳不传的宝典,不见诸丹经史籍,历史上多为口传面授。本功法是一独立的功法。也可与悔过迁善法、启师立志法、金光法等法合炼。 此功法是典型的性命双修之法,溶修性修命于一炉,集补亏损采宇宙光气,调动体内灵气于一体。本法高屋建瓴的抓住了修“光”的法窍,修真所修乃三元物质,元性的生命能源是元质性物质,“光”是高级的元质生命能,就如形体中的血液。“光”是?诺母呒吨市员硐郑?把握住“光”“?拧币簿驮谄渲辛恕!??攀敲?之本,光是神之基”。 “气”的基础形式有纯有杂,仍在三维空间世界,大都与显态物质结合为用,大都没有超越有形物质的束缚,所以仅修气难入“功”之境。“光”则是具有四维空间以上的物质特性,能独立长存于空间,此光乃神光,虽强名光,仍难以用文字表述,而且这种光也是具备质的等级区分的,尚有更高级的“光”态物质。 性体的培育,特异功能的显现,都只有在此光的形态下才能完成。可以说无“光”则无气功之功,无“光”则无修真之真也。抓住了“光”的修炼则可达到纲举目张之效应,“修习者不可不识于此”。本法关键的大秘密是“光?拧钡难?行路线,此法的顺行路线方法不见经孙裂轮传不著竹帛,近代学人难知其秘。一般人只知逆修为仙,却不知先要顺修为人之道。丹经:“顺成人,逆为仙”。这里的“成人”实际有双重含意,其一,生子生孙,其二,指通过修炼达到和恢复到十四岁左右的生理指标,使人趋于乾健状态。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困扰,上耗性下损命,进道之时身体这一本钱早已亏损不堪。练功下手时不顺势而动,补亏损反而妄想逆修,哪有此本钱?哪有逆势而动之力乎?那样修持只不过空转辘轳而已,修持也则信颇费时日。 探道者均熟知“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的名句,岂识“打开天门纳先天,聚得天宝先为炊。”人身之气血受地磁引力控制,受制于地必法于地,才能因势利导,只有法于地才可能法于天。常人之阳气是经督脉而降,阴中之阳循任脉而升。近代解剖生理学也证实了大脑内的脑脊液这一高级物质就是经脊髓在椎管内下降至腰骶部的终池而循环,供给脊髓和脊神经营养物质。 神经系统又是全身的重要主宰之一。本功法顺应自然法则,契合人身之生理,顺势而动,节省念力,岂不妙乎!!本法顺应自然之力和人身气血运行规则,采聚大宇宙之灵光真气,回补于内,其运行路线完全符合神经系统的传导路线,最利于调整和补充各器官各系统的亏损。神经系统在人身分布极广无处不在,而且传导迅速,最易见功效,最易顺势疏通后三关。 本法顺势而行的路径上,顺行经过大脑额叶、松果腺、脑垂体、夹脊内尚不知名的一腺体、肾上腺、前列腺、胸腺、甲状腺、扁桃体腺、等几乎全身的重要腺体。 人体的各种腺体分泌着多种不同的激素,对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保持青春活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重要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都出现萎缩,钙化而消失功能,修炼上乘功夫则必须将其重新激活,令其恢复功能。例如松果腺与天目的开启有密切关系,但在六岁后就开始钙化了。胸腺对人的发育和保持青春起着重要作用,但十四岁左右就萎缩了。脑垂体和肾上腺以及前列腺等,对维持人体精力和延缓衰老,都有极重要作用,恢复起活力对于修真者来说,势在必行。 本法之妙,就在于以外激内,顺势而行,通过了所有这些重要而又关键的腺体,运用外采入内的灵光真气对这些腺体进行冲击,按摩、滋润、补充、激活,令它们全部调动起来,恢复青春活力,达到补亏损之目的。分析至此,难道你不因此而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吗? 采光聚气法,是以有为之呼吸为开关,意念为动力,光气为运用,上丹田为仓库的上乘妙法。此法集补亏损、设炉鼎、聚性光为一源戚体,性命双修,诸法并蓄。实属功法中的上佳之法,分析其原理,可令人拍案叫绝。 以上丹田为仓库的原理,就在于修真乃上乘之法,“贵在神修”,培神必聚灵“光”,无“光”则难以培炼性体,大脑额叶乃玄府之地,通玄就必须开发此地,用大宇宙中所采之灵光真气与体内灵气浑然一体,储存于此最易培育灵光,打开天目穴这一玄关之窍。 万物之变化规律都是遵循阴动为先,阳变随后的规律,脑为神腑,其中精华乃离中阴爻,阴阳相乘,最易陪神,抓住了脑部的修变也就打开了神修之门。 本功法从前是秘传的一部独立功法,它也是添油接命法的第一步功,中、老年中的修真者应很好地牢牢把握住本功法和添油接命法相结合逐步递进之修炼。 本功法的修炼,每日午前子后或酉时均可勤加修持,有条件时在花木茂盛,空气清新之地炼习,不必拘泥于坐式。站式、卧式、甚至行式均可。但以站式和坐式最佳。掌握功理功法自行安排修习计划。 在聚灵法的修炼过程中。特别是在站式修炼时,很可能“灵动形随”而发生自发动(灵动),这是本功法的效应之一,是正常现象,不必奇怪惊慌,应把握好是否进入灵动的火侯。这个火侯在第一阶段是指自身功底基础而言,初习气功者、无功底基础者、身有疾病者、初习气功的妇女等,由于这一类实修者体内阳气不足,阴性物质较多,体内阴性全息体能量尚盛,女性是因为其生理特性是外阴内阳等因素,这一类实修者的个体生物场不宜过早开放,以免心魔应外魔侵扰,所以就不宜任其自然进入灵动,而是要及时将站式改为坐式,仍然坚持聚灵法的修习或加强金光法的修习,以求尽快地增阳涤阴,形成阳强阴弱之个体生物场,加上洗心、清心去欲断妄,以求安全顺利地进行修真。 有功底基础者,在完成本功法修习基础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进入灵动状态,也就是顺其自然,外动内静,不要加意念控制和干扰它。女性修炼者和体质阴盛阳弱者,暂时不要修持灵动功(自发动)。 初期的形动(灵动),说明你身体隐态生理组织结构中部分经络阻滞,气机受阻,自身之神(初期为阴神)这位高级医生在进行自我调整、疏通和治疗。这一阶段,识神要自觉地主动地与自身之神配合,如果能掌握好此中配合的默契,则能大大加速功力上升的进程,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阶段要注意加强炼功,每次炼功都要安采、动、静的程序进行。采是补充、激发;(灵)动是调整,疏通;静(坐)是消化、培育、提高,这三个环节不可偏执偏废,一定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 功法介绍 1 .准备 本功法之修习,应正心诚意,有条件时先清洁口、手然后依法修炼。初习本法者,以盘脚坐姿修习为佳,可单盘、左右单盘或自然散盘。初习本法不宜用站式修习,因本功法从宇宙中摄取较强能量源,直泻而下灌于身体之内。身体内经络、八脉未疏通与外界通道未敞开前,在高能量冲击震荡之下,容易产生明显的灵动,而影响修习的功时,故初期以坐势较妥。修习本功法较久,已渡过灵动期者,或具备一定功力基础者,可以试用站式修习本法。站、坐二式配合修习,其效更佳。 在未正式进入本功法之前,可双手掌心朝下,轻按于双膝之上(坐式)。站式可先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体站立。以此作为预备式。 预备姿式摆好后,先进行三调,调至身姿正确,呼吸平稳,心情平静。此程序按松、静、自然的原则进行调整。 松,是指两个方面的放松. 其一为主观意识放松,这是主要的放松环节。意识的放松是指:思想放松、精神放松、情绪放松,要求心不外想,眼不外视,耳不外听。 其二为形体放松,形体的放松有利于意识的放松,意识和形体的放松有利于人体本体全息系统和隐态生理组织系统以及质元类物质的调动。形体放松是指:身体的毛发、皮肤、肌肉、筋腱放松、血管 、神经放松、骨骼块块放松、五脏六腑放松。后天松,先天动,后天松,易行功。应做到全身内外,形体和精神无处不松。松是入静的基础,修习者要认真去体悟。 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心性清静,形体清静,环境安静。三者缺一不可,不然就难以达到真静、灵静的境界。后天静,先天萌,真静境,性灵通。 自然,是指修炼时由有为阶段进入无为阶段的调整,是指武火修炼后的文火阶段,要求呼吸自然,思想自然,形体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这样才能充分解脱识神的束缚,进入识神和性体同步修炼的佳境。 2 .开功 开功手印:双手在小腹前悬空,结成混极手印,左手掌心朝上,五指伸直,但手指微微自然弯曲,右手姿势与左手相同,双手相叠,男性右掌心向上相叠于左手掌背部,这种叠合应很松弛。左右大拇指尖微微相触,双侧腋下注意悬空。 意念存想自己的整个前额骨头揭掉,目前虚悬一轮圆月,光芒四射,存想片刻景象分明后,双目微闭神光内视,引此圆月,透过上丹田,过泥丸穿玉枕而下,沿脊柱的髓腔下降,至尾闾绕过肛门而到达会阴穴内的前列腺体处(注:女性无此器官,但是子宫功能是一大关键,此处存想火焰大致相同,只是位置较男性升高数公分即可。女性在炼过有为功法后,应在静坐时默照膻中穴内有一荷花开放合拢,荷梗下通子宫处,久久行持,然后再降至下丹田收功。还有一法是:存想之窍在膻中穴内一寸三分之地,并应存想双乳气化入此窍之中,抓住炼形(双乳)这一关键。古经云:子宫上一点,天目外一窍,这是女丹功之关键。)停住,存想在圆月光明中将此炉中之火点燃。 存想此地一堆火焰闪闪灼灼,热力炙人。存想片刻,复存想耻骨上脐水平线下的小腹区内有一耐高温的坩锅,暂时不存想锅盖。 存想分明后,意念和目力复视头颅的前额缺如之景象,存想分明。上述过程运用自然呼吸,意念不必注意呼吸。 接上述方法,意念存想九霄之上,兜率天上楼阁灵山五色(红、绿、白、黑、黄)之光气灿然,存想分明后,随着缓、慢、深、长、细的吸气,意念存想五色光?庞刑?空直泻而下,进入前额区和双鼻孔之内穿过上丹田。过泥丸,到玉枕处分为三股,额部之一股包裹脊柱内外整体而下,左侧鼻孔之气顺脊柱左侧而降,右侧鼻孔之气沿脊柱右侧而降。三股光气过玉枕穿夹脊经命门渡尾闾,在此合为一股,又分成两股,从两侧绕过肛门(此时肛门应是提肛状态),包裹和吹焰炉中之火,火焰熊熊按要求闭气片刻,同时存想光?琶致?锅的四周,充满小腹腔区,一部分进入空锅内如云雾状,凝聚锅内。 观想清楚和闭气数足,随着呼气存想锅外四周之光气聚为一气柱,沿任脉的深层向上过脐部、膻中处、经气管深层上升至咽喉,上升至咽部入泥丸,注入上丹田中。 然后,再按上述过程从九霄之兜率天处存想,呼吸采聚光?庞谔迥冢?如此反复修持,二十四次呼吸为一组,修持1—–3组。如果炼静坐时修习此法也同时修习其他功法时,则可以口中津液满口,吞咽滴注锅中为度,不必再接炼此法,根据自身功底基础和效果灵活掌握调节。 二十四次为生发兴旺之数,修习时不要分精神去记数,只要求暗示自己按此数行持,有此概念即可,如感觉似乎数足即转下一组就行了,时间长短和次数的调节,以不疲劳为度,应循序渐进,不要因贪功冒进反而弄巧成拙。此乃武火,不可过烈,避免损伤和副作用,当头晕和头部过热难受时就说明火烈,应缩短时间、次数。 按此法行持,必然口中金津玉液逐渐充满口腔,侯其满口急需下咽时,停止武火采炼,存想胸部和腹部相接处的横隔变为锅盖,呈穹隆状,中央有一孔,孔中一管直通咽喉。存想分明后,将口中唾液分三次缓缓咽下,注满管腔,然后缓缓经盖顶的孔隙,一滴滴,历历分明地滴入锅中,与锅中氤氲光气混溶一体。管腔中之液应分三十六滴,滴注于锅中,存想其过程有声有色。滴注毕,随着呼气存想锅盖下降,严密地盖在锅口之上,锅顶部正在丹田神穴处,管状物消失,顶部仅有一个小圆孔,再存想自己心脏内移出赤红色珠丸一颗,经膻中下降,正好嵌合于锅顶小孔上,将其孔封闭。 聚灵法至此为一次,如单炼此法,静坐片刻后仍可接上法行持数次。也可以在滴注后暂不降下锅盖封锅,而接着继续进行采聚之法,如接炼其它功法则应在封锅后观炉察火片刻再接下步功法。也可转入收功。 3.收功: 松开所结之手印诀目,双手掌在胸前合拢,成合掌式,指尖朝前上方,心颂默念真言曰: 叩谢师恩,助我修真,灵光元神, 速归吾身,神归?叛ǎ?五脏玄明。 此口诀在心中默颂三次,然后接行下面收功动作: 颂毕,存想自己在无边无崖的大圆形灵气场中央,此球包容了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存想此球随着深吸气,迅速收缩变小向下丹田之中缩聚,与此同时,双手向两侧上方伸展开来,掌心斜向内上相对,如举手状。随着深吸气和光气的聚合而缓缓向胸前合拢,下降,最后合掌于胸前成合掌十字手。如此向下丹田反复收聚灵光真气7次或9次,女性收聚6次或8次,呼气时丹田大放光明。继而双手擦掌至有热感后干洗面部、揉擦双耳、风池、大椎,再以双手握成空拳,用手背擦两肾区,接着双手在腹部脐门处叠放,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扪住肚脐(女性相反),睁开眼睛,收功过程完毕。 附注:采光聚?欧ㄊ怯谩凹湫?呼吸法”,是武火呼吸法,“间歇呼吸法”也可用于胎息、真息勾引法之中,用于静坐刚开始时或静坐中杂念丛生时。 此呼吸法呼吸的频率要求细、匀、慢、深、长,呼吸的模式是吸—停—-呼的节律。呼吸节律的长短要求,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练习的第一周按照吸气四秒钟,闭气三秒钟,呼气三秒钟的节律进行;第二周按吸气五秒,闭气四秒,呼气三秒的节律练习,第三周按吸气六秒,闭气六秒,呼气四秒的节律练习。 以后逐渐增加吸气和闭气的时间,达到入多出少,以延长闭气时间为主.每星期只可调整1—2秒钟左右,万勿操之过急以免产生憋气和耳鸣,眩晕、出汗、大便溏稀等现象。循序渐进地调炼,调整至每分钟只呼吸一次即算功成。 此呼吸法对外气的引入或内气的储存调动都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一方法是后天有为之法,如何使它符合自身内环境和科学地掌握进度,使它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就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掌握好进度和火侯。每次练习应控制在半小时至四十五分钟,不宜操练世间过长,短则数分钟,在静坐的清除杂念过程中使用时尤其如此。专门练习此法时可稍长一点时间。自行灵活掌握和调整,不急不躁,不松不驰,循序渐进。 此呼吸法运用时使用逆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腹部肌肉缓缓收缩腹部下陷,胸腔充分扩张。呼气时腹部肌肉缓缓放松。 此呼吸法吸气时会阴部肌肉应微微收缩,如忍大便状,使会阴三角区获得气机调整,产生内热,有助于届时下玄关的开启。呼气是缓缓放松。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行持才能产生整体效应。 初习聚灵法者可先不要一下手就存想意念活动,而是在熟练此呼吸法的基础上再加入上面的意念活动两法融合在一起发挥最佳效果。

如何修炼真气,真气运行法除外

修真??还是气功?? 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具,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搜迅海充盈,心安神定。若神气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元,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性慧,命注身存,合于真性。日月斋龄,道成究竟。依铭炼气,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净虑。气海若俱,自然饱矣。专心世枯此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时,后通七候,神灵变化,出没自存,峭壁千里,去住无碍,炁若不散,即气海充盈,神静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颜驻色,变体成仙,隐显自由,通灵百变,名曰度世,号曰真人,天地齐年,日月同寿。此法不服气,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须休即休,自在自由,无碍五时七候,入胎定观耳。 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念虑败桐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 心静少动多,摄动入心,而心散逸,难可制伏,摄之动策,进道之始。 心动静相半,心静似摄,未能常静,静散相半,用心勤策,渐见调熟。 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而遽得。 心一向纯静,有事触亦不动,由摄心熟,坚固准定矣。 安静的环境下(1)站立、坐在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均可。一般应取站立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稍成外八字,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身体要正直,使百会与会阴穴成一直线,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唇轻闭,目视前方,微闭双眼,面带微笑,自然呼吸,排除杂念。(2)意想全身膨胀变成无限大,意想身体向天上宇宙星际无限拉长,头部伸向宇宙上空银河系,双脚伸入地球中心,穿过地球。周围有雾状的白色气流在脚下飘飘游荡,这时仿佛天底上只有我一人,周围除日月星辰和光明外什么都没有了。我的身体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想象全身皮肤没有了,关节也不存在了。然后观想自身气体从颅顶升起,与宇宙上空的太阳慧光能量流融通,想象头顶上空的太阳、胸前方的月亮和脚下的地球,各慧光能量流放出的光芒将身体内外照得透亮,这时身体就像一个很亮的光体在整个宇宙空间放大光明。今后练功要保持这种境界,在这样的意境下练功可使你长功很快。(3)然后吸气,意想全身皮肤。随呼气默念“松”字,要意想全身皮肤表层张力随“松”字而逐渐消失,呼吸要深、长、匀、细。如此呼吸放松3遍后,再放松全身肌肉、筋膜、骨骼和关节、五脏六腑、大脑,每个部位各放松3遍,最后从上向下总体放松3遍。具体操作就是随呼气默念“松”字,意想从头部松到脚下。这样一个循环为放松功。如自我感觉放松不太理想,也可以再做一遍放松功。(4)转两手掌心向外,两手掌从两侧由下往上沿宇宙天边画弧。双手掌随吸气向上缓缓上举时,意想将宇宙间全部慧光能量流聚集在头顶上方的宇宙星空。随呼气变掌心向下,意想慧光能量流顺双手掌流下,贯人头顶“百会”穴,这时双手指尖相对沿身体正前方下降。意想贯人顶的光能量流自头、颈、胸、腹,沿两大腿下至小腿、脚底“涌泉”穴和脚大拇趾尖出去人地心,穿过地球进入宇宙星际。同时两手导引至下丹田位置后放回身体两侧。按上法连续做30分钟左右。大多数采气方法都要求将身体放到太空之中,意想所采之气缓慢罩住自已形体。至于慧光色彩选取,一般开始时以金黄色、金白色为主。练功时间可在30分钟以上,但是也可以十来分钟,甚至几分钟。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练此功,如行走坐卧等均可。呼吸可采用自然呼吸或逆腹式呼吸。

如何修炼真气,真气运行法除外

什么是“神仙学”?

第一、什么是神仙?序神仙之名出于中国。仙有五等,即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神仙者有特殊能力,可生而不死。引仙诗两首作为证:①古代仙真王重阳诗:“地肺重阳子,强音王害风,来时随日月,去处任东西,作伴云和月,为邻空与虚,一灵真性在,不逐人世界。”②近代仙真吴淑度真人诗:“半在灵山半在都,周游四海遍江湖,行止不拘任吾意,道号人称铁腿吴。”第二、关于神仙学说,神仙理法古称丹术,今名仙学。由洪建林编辑《仙学解秘·道家养生秘库》记录了陈樱宁先生的仙学创意。陈樱宁先生将仙学分作概况、基本原理和修炼法则三个部分。下面就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讨。一、中国仙学基本概况1、仙学历史回顾提起中国的神仙,世人敬仰。说到仙家的代表人物张良、孔明、刘伯温等,无人不知;子房功成身退,辟谷入山林;诸葛亮主“人和”乃治蜀方略,“借东风”,谓天气运行之机理;刘基死而复生是知药性,更知人心之善恶及应对之绝妙。所以,无人不敬。说到中国人发拍李弯明的神仙学和近六千年的历史,却鲜为人知。这有其仙学自身的原因,也和不良的外界影响有关。就仙学内在原因来看,第一,古来仙学精华就寄托在外丹功夫上,所谓仙学即是指炼丹而言,所以形成了自汉朝至现在此二千年间“有仙无学”的局面。第二,自宋以来仙家借用佛家名词而形成仙佛不分的局面。第三,真正仙道接引的概扰庆属上智之士,历来讲善根慧缘,择人密授口诀,智者难遇其机会。所以古人有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大道难逢。”2、认清仙学的现状仙学的现状主要是与三教关系交叉不清,尤其是与道学之间概念相混。①儒学,儒家学说为孔孟所建立。儒学以“仁”为核心,讲普通做人的法则,生老病死乃常人与常理,所以,只讲长寿,不讲长生。②佛教,汉朝时自印度传入中国。仙讲长生,佛讲无生。这显然不能相合。③道学和道教。黄帝和李耳被道界称为“道祖”“道宗”,先秦道学称老庄学说,核心是讲“道”理,秦汉之间名为黄老学说。由道学发展成为道教,道教分正一派和全真派。正一派始于汉朝张道陵。全真派始于元朝邱长春。道教北宗七真,南派五祖均为吕祖所传。名、派虽异,原理相同,其修炼功夫的核心都在“采先天之一气”。④仙学:一般人认为仙学与道学关系不可分,其实不然,仙家和道家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a.系列不同:古时道家与神仙家截然两事。《汉书》中将道家列为九流之一,将神仙家列为方技之一。b.宗旨不同:九流大都讲关于治术,方术偏于养生。治术是对人的,方术是对己的。c.玄理不同:仙学乃实人、实物、实情、实事、实修、实证,所以只能名字为仙学,而不能名字为玄学。以上可见,仙学是与儒释道学并列的独立科学,后人偏要强拉硬扯,把孔子附会到神仙这条路上来,又把神仙学说附会到孔孟书上去,袭闷于是乎没有一个神仙不是圣贤,更没有一个圣贤不是神仙。这个不算,还要把印度的释迦牟尼请到中国来大出风头,逐变成儒释混染,仙佛不分。所以,正如几位先辈所倡导的那样:必须将仙术拔出儒释道三教范围之外方有进步可言。3、树起仙学的旗帜中国道教协会田诚阳道长作序《仙学巨子──陈樱宁先生》:“为了弘扬祖国传统道教文化,他把道教丹学改称“仙学”,把仙学从道教的躯壳中分解出来,专讲仙学,不谈宗教”。将仙术从三教圈中独立出来,使之充实、发展,不致再被死套套的东西所误,为学人指明修真正道。幸生中国又闻正法即此为因缘也,相传仙者广成子活了一千二百岁,未见衰老,彭祖活了八百多岁。“修炼辛苦两三载,逍遥快乐几千年”。何乐而不为呢!?二、中国仙学基本原理1、性质仙学是三教范围以外独立的一门学问,神仙学思想理论与方术综合,可称为“超人哲学”。仙学可以补救人生缺憾,其能力超出凡人世界,普通科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仙学可以弥补。将来世界上足以同“现代思维”相对抗的,或许仙学有这个希望。2、原则神仙学有四大原则:第一、务实不务虚;第二、论事不论理;第三、贵逆不贵顺;第四、重诀不重文,原则化为行,信诚必求精。3、宗旨对儒释道三教,我们不想议论其得失,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论,今只将仙术从三教范围独立出来,使其自由,让世人得知:“儒学佛学道学而外还有仙学。学仙者须知:道讲玄理,儒讲常理,佛讲无生,仙讲长生。宗旨各异,不可混同。”4、口诀学道的人最难悟通的就是玄理,最难摆脱的就是俗情。有四句最重要的口诀:神不外驰气自定,专气致柔神久留;混合为一复忘一,元和内应即成真。学仙的人若专求口诀不肯读书就等于走方郎中一样,自古没有不读书的神仙,勿贪捷径,以免误事。古籍如《参同契》、《黄庭经》、《抱朴子》皆为仙道门中最有价值的书。5、神气丹道千言万语不过是“神气”二字。神者何也,妙用知觉之心也。此心非有形之肉心,乃虚灵无形之体,在五行属火,八卦属离。离有二阳,光明于外,一阴虚静于中,玄妙莫测,变化无穷,故名曰神。神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神是元神,后天之神是识神。气有先天之灵气与后天之浊气之分。心不动曰炼精,身不动曰炼气,念不动曰炼神。”上药三品精气神诀曰:“炼气化神养以文火,息无来去,必成正果。”如果能把自己肉体上的普通生理改变过来,神通,自然而然就形成了。6、长生古诗云:“夹脊何车透顶门,修行经路此为尊,华池玉液频吞烟,紫府元君直上奔,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一朝认得常生路,须感当初指教人。”此种作用无古今之异,亦无男女之殊,乃成仙了道,返本还真的一个公式,除此而外别无他途。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斥者自斥,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三、中国仙学修炼基本法则1、清净虚实,清净为本,真实为宗重在虚实二字,至于修炼要诀,无非以虚为君,以阴阳为臣,以意为使,以此三者而逐步修炼,即可得神仙之道。2、水火之会水火者人身之气,惟能交会,其内之原气借外之呼吸,以为收剑,由渐而入,自微而著,积累而成。修炼之术妙在“调其火候”,火候的“天机”,只是一个勉强、自然,分文武之宜。3、调气中和端身正坐,不动不摆,听其自然,不加勉强就是调息法。勿忘勿助呼吸从此处用功夫,一身之精神气血能中和而无过无不及。待到一朝,凡息停便真气自露。4、性命修炼性是命之根,命是性之蒂。性与命乃是一物二名,体用一致,或曰形神合一。有为法重在一个炼字,无为法重在一个养字。性功是养神,命功是炼气。透中皇是性功效验,通三关是命功效验。总之,炼心伏气二者兼而修之。若只炼心身命必难保固,伏气纵寿亦是愚,神气合一便是性命双修,就是修道。盖神仙者乃精神与物质混同团结锻炼而成。5、积功修德修炼之事以阴功德行为本,以操持涵养为要。外积功,内积德。6、窍不死守张紫阳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初学者不知变通地死守一处,将来易得怪病。守两眉之间得怪病者甚多。然而不死守又如何呢?须知“守而不守,不守而守;玄关一窍知而不守,若有若亡之玄妙”。7、智毅俱备只有智慧而无毅力,虽可以见道而不能成道;只有毅力而无智慧,又恐怕认不清大道,误入旁门。必须智慧与毅力二者俱足,方免遗憾。8、清淡饮食仙道功夫的修炼,身中总要多些清灵之气,少存秽浊之气为妙。最好吃清净素食。若有不便之处,随缘稍食小荤亦无妨。《黄帝内经》云:“食谷者智慧而夭,食气者神明而寿。”9、静功强身练气功,有人适宜,有人不适宜,有的人可以练,有的人不能练。静功比较容易入门,虽然难求速效,但不会出大问题。静功适用的范围极其广泛,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炼,并无所谓相宜或不相宜。10、炼虚合道欲求色身之固,离不得保精裕气,筑固基础,然后可得人世天年;欲求法身悠久,又离不得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然后可证神仙之果,二者不可缺也。《生神经》曰:“身神并一则为真身,神合形随逐通则形固于神,显则神合于气。所以,陷水火而无害,对日月而无影,存亡在已,出入无间,或留于世或脱质升仙。”什么是神仙?答:神仙从广义上讲是[神]与[仙]二种道德生命的称谓,是地球王国符合等级标准的生命。“神”又称为“神灵”,是地球王国具有社会身份与待遇的灵魂。神仙的仙又称为“仙人”,他们是各个时期来自其他星球的外星生命中的道德生命,是地球王国具有社会身份与待遇的灵魂。一般称“神”为“神灵”,称“仙”为“神仙”。在我们地球,来自其他星球的灵魂数量超过现有的人类的数量。在我们地球成立不久,就有来自其他星球的智慧灵魂,来到我们地球,利用地球引力的信息传递统一功能,使自然星球成为具有丰富的智慧信息处理功能的智慧星球。他们是我们地球所有生命的老前辈、老祖先、远祖与“地球王国”的创始阶级。他们在我们地球创立的“地球王国”的历史,实际与地球年龄几乎相同,他们是维护地球利益的前提基础上以地球王国的制度维护地球生命合法存在利益的主持阶级。在每个星球形成不久,只要质量达到能产生一定大小标准的星球引力,能产生相应的地球信息处理功能时,就都需要及时建立“地球王国”。建立“地球王国”的目的,是防止来自其他星球的生命,及以后发生的生命的,有损地球利益的行为,也为以后来的、以后产生的生命,有一个规范行为的制度,及良好生存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管理制度,以保证地球特有的利益意志规律的绝对权威与作用。保证所有生命的意识(意念)形态(生命形态)通过生命中的地球引力(内引力)服从、体现、统一于地球的绝对规律。所有居住有灵魂生命的星球,都有该地球的地球王国的社会制度,以保证该地球引力及其内涵的地球整体信息(精神)能动对地球万物的正常作用。这也是所有星球所有社会文明与宗教的唯一目的与依据。也是所有生命必须遵守的生命原则。本地球的[神]与“仙”,就是符合这个要求,并拥有相应的地球王国认定制度的认可,拥有地球王国相应的社会身份与社会待遇的灵魂生命。由于本地球的创始阶级就是地球王国的领导阶级,都是地球最早的来自其他星球的智慧道德生命,(也称古佛、各地有不同的称谓),因此,在地球王国执政的大多是神仙。他们具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资格与能力,他们在本地球存在历史都以亿年为单位。神仙的认证权与解释权在于地球王国。关于神与仙及其有关称谓,与人类的理论,与人类信仰方式的认可都无效也无关。 过去几千年,人类自己想象与组织的信仰理论、信仰形式、信仰价值的承认,很多并不出自地球王国,而是与悬浮空中的人生后的灵魂(称为鬼与天魔),与尚未到达地球的外星灵魂(称为妖孽)等有关。这些空中的魔鬼与妖孽,他们本身是尚未到达地球,与脱离地球王国的灵魂,不具备地球王国认可的资格,他们的理论的共同特征,是通过人类的某些逻辑,对地球与地球王国的藐视、歪曲、否定与排除。他们反常的空间状态与空中行为,严重地违背了地球的利益与意志,违背了地球王国的社会制度与地球主权,他们企图以此统治在本地球大量的、早已存在的、及在各时期先后已经定居生活在地球王国的外星灵魂。他们在人间,别有用心地组织、支持与强化人间的阴阳道德论、人类唯一论、高低等级论、空中统治权力论、蔑视地球论等的几千年的对人类的作用,后果严重。地球王国的神仙们,在人间几乎找不到可以揭示上述真相,与说明地球王国存在与权威的任何机会与途径。过去几千年及现实,神仙们曾经有过各种努力与尝试,几乎都先后被人类的阴阳论,称为阴间行为而予以藐视。被人类以人类唯一论,称为迷信而排除。

本文《采到先天一气如何成仙,炼气修仙小说(练气到大乘到成仙小说)》为 互联网的一只it狗 原创文章,不代表 五星号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45qun.com/456983

(0)
互联网的一只it狗的头像互联网的一只it狗认证用户
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本站违禁、违规、侵权内容官方投诉渠道:roo-rao@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违规内容投诉”。本站不会主动联系你,谨防上当受骗!